“新农人”卢长坤,要为科技兴农“打个样”
十月十六日,万州区甘宁镇同鑫现代农业园。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10月16日,万州区甘宁镇同鑫现代农业园,卢长坤正在查看数控设备。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10月16日,万州区甘宁镇同鑫现代农业园番茄数字化大棚,卢长坤跟年轻人交流番茄现代培育方法。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11月21日,万州区甘宁镇同鑫现代农业园,一座钢结构和玻璃组成的温室内,绿油油的藤蔓丛中,红彤彤的番茄已经成熟,工人正站在轨道车上进行采摘。
这是同鑫农业的数字农业番茄工厂。这里种番茄的方式与众不同——一排排轨道式栽培的番茄苗种在纸包的基质内,藤蔓被牵引在红色的线绳上,不断向上生长。通过这种方式栽培的番茄,一年能采摘近9个月,实现了“超长待机”。这段时间,这座农业园每天为万州市场提供近6吨新鲜蔬菜、水果,为当地抗疫保供作出了贡献。
同鑫农业负责人卢长坤,今年59岁。25年前,他因一次扶贫经历深受触动,决心要为搞农业“打个样”;25年来,从规模经营到智慧农业再到数字园区,他一直履行着“新农人”的身份职责,在兴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前行着。
搞农业没出息?
他要来打个样!
卢长坤是巫山大昌镇人,从小放过牛、种过地、挑过煤,常见的农活他都上过手。
1980年,17岁的卢长坤参军,成为一名铁道兵,1984年入党,1989年转业到当时的万县市国营针织厂,端上了“铁饭碗”。
脑子活、想法多,卢长坤做过销售股长、经理,后来自己“下海”成立同鑫制衣有限公司,赚了第一桶金。
1996年,卢长坤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扶贫,购买了一批种猪赠送给当时万县一个村庄的乡亲——一头种猪能生一二十头小猪,农民只要一直养下去,摆脱贫困就不成问题。但乡亲们却不领情,有人当着他的面抛下一句话:“给头猪要辛苦一年,不如给点钱实惠。”
为什么农民不愿养猪呢?卢长坤挨个问,大家说,在家种地喂猪,能有什么出息?
这次经历让从小务农的卢长坤有些疑惑:什么时候务农是没出息的事儿了?他琢磨了一番得出结论:“传统的农业当然没多大奔头,马上21世纪了,现代农业是啥样,我想来搞一下,给大家打个样!”
说干就干。1997年,卢长坤牵头成立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龙宝镇九龙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建起了万州第一个农业园区,发展蔬菜和生猪养殖。园区是服装厂的“副业”,带着扶贫的目的,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卢长坤希望在公司的带动下,农民能“依葫芦画瓢”来参与。
为了给村民带好头,他外出考察先进技术,引进以色列的先进灌溉设备,建起了温室大棚,开启了设施农业的早期探索。同时,园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循环经济——计算蔬菜基地消解能力后,建养猪场、二级繁育场,把猪粪加工成有机肥供菜地施肥,卖不出去的菜叶拿来喂猪。
眼见园区种菜养猪赚了钱,周围的农民也开始感兴趣。于是,公司向他们提供仔猪、蔬菜种子、技术,按约定价格回收,又形成了规模生产……
“复制”这个模式,卢长坤先后在万州建起了好几个农业园区,还发展到周边的湖北和四川等地。
种地费力?
他让种地省心省力!
记者近日在甘宁镇同鑫现代农业园采访时,在一座育苗大棚内看见一名50多岁的阿姨正拖着水管,一排排给蔬菜苗浇水。
卢长坤叹了口气,在大棚门口的控制器上按下一个按钮,大棚内的喷灌设施开启,整个大棚内弥漫着水雾:“培训过很多次,按下按钮几分钟就能操作了,但年龄大点的员工还是宁肯拖个水管费力浇水。”
随着规模的扩大,卢长坤在兴农路上开启新的探索方向:要解决用工难,就必须让种地变得更省力;新技术、新事物,也需要懂技术、有知识的年轻人来操作,要吸引年轻人,就要为农业生产注入现代科技的新动力。
2013年,他“转战”甘宁镇。
甘宁镇地处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万州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013年,他在这里建设了占地1270亩的同鑫现代农业园,配备各类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这里的蔬果汇集了多项智慧农业种植模式——比如用紫色的光源模拟太阳光,补充植物生长光照的灯光工厂,蔬菜就可少受或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实现全年生产;比如油麦菜、生菜、西兰花等蔬菜,就像人们住楼房一样“住”进了阶梯式、盆架式布置栽培的管道中,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经雾化器处理后均匀地喷至植物根系,这种气雾栽培模式不仅充分利用空间,也使得植物根系在水气肥一体化的环境中能够快速生长……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偌大的园区下方竟然是“空心”的。原来,每个大棚下方都是储水池,用来收集并存储雨水,过滤后通过管道进入大棚的喷灌设备浇灌农作物。今夏重庆遭遇罕见高温干旱,这些温室大棚靠着地下储水池,基本安然无恙。此外,大棚内浇灌后的水会经过收集、消毒处理再次循环使用,几乎没有一点浪费。
园区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大量的传感器分布在园内,主要的农业生产都可通过移动终端或者电脑平台进行控制。卢长坤说,在农业园工作的,不是传统的农民,是农业工人。他们穿工装、戴工牌上岗,按月领工资、节假日发福利,只需做好育苗、嫁接、设备维护等工作,基本没有肩挑背扛的苦活。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自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甘宁园区100多名员工中,4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20%。在10号育苗大棚,记者看见一名青年正在嫁接茄子苗,他是重庆三峡学院2019年园艺专业学生张强,今年21岁,7月才入职,现在负责园区内嫁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张强说,现代化的园区改变了自己原本对农业的印象,“搞农业很有意思,也很高大上。”
种地不能“标准化”?
他让“数字”来帮忙!
玩转了智慧农业之后,卢长坤并不满足,又把目光瞄准了数字农业。
同鑫农业今年新建成的数字番茄工厂里,轨道式栽培模式的番茄苗被牵引在红色的线绳上,一排排的番茄苗,整齐划一的红绳子,在3000多平方米的温室里显得非常壮观。这里的番茄可实现9月定植,11月就采摘,并一直持续采到次年6月中旬的“超长”的生长周期,这也为产量奠定基础——每年可结果40多轮,亩产可达到2万公斤,这一个番茄数字工厂预计可年产番茄100吨,实现产值200万元。
“这是目前重庆智能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数字温室,是我们的‘试验田’。”卢长坤自豪地说,数字+农业能够碰撞出大数据时代的新火花,尤其是在节本增效方面,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比传统种植方式,这里引进了数字孪生技术,对番茄从育苗到结果全周期实现数字化模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大量数据。最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逐步建立更加精准的水肥平衡,病虫害预警等番茄生长需求模型。
“积累数据的过程,就相当于给番茄建了个‘档案’,在番茄的每个生长环节精准记录它的‘需求’。”卢长坤解释,番茄一年内要生长40多轮,需要的光照、湿度等生长环境,需要的肥料配比等生长数据都不相同。通过给番茄建“数字档案”,精准记录每一个环节的数据,比如番茄每天的叶片长度、叶片片数、新生茎粗,挂果情况等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实现的。通过数据建档,一切让“数字”说话,精准了解番茄的生长“需求”后,对番茄的生长环境、灌溉需求进行精准调控,优化设置,未来实现按需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同鑫农业已先后在万州、梁平、达州等地建设了这样的数字温室,正在数字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
为何敢于在农业上探索创新,不断突破?
卢长坤坚定地说:“所有先进技术都必须有人敢于尝鲜,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批人,这个路就应该由我们来蹚!
记者手记>>>
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采写这篇稿件时,有几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比方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又比如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毫无疑问,乡村振兴需要人才。近期记者在区县走访时,依然能感受到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存在。要畅通乡村发展的瓶颈,就要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戏好要靠唱戏人”,乡村振兴既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还要留得住人才。乡村的美丽繁荣、生机勃勃体现在环境美、产业旺,也体现在人才兴。“新农人”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庄稼汉不同,他们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也愿意返乡创业,在那一方舞台大展拳脚、施展才华。
要让“新农人”愿意返乡、扎根乡村,就要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支持,使利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高返乡创业成功率。卢长坤就曾面临这样的情况,20年前,他的农业园投入大、蔬菜销售难,一度想放弃。关键时刻,万州区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他解决了资金的困境,让他逐步走出泥潭,有了今天的成绩。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个性化消费持续增长,“新农人”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了永川来苏镇柏树桥村水产养殖大户周成银建成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看到了渝北区石船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杨鹏将血橙、枇杷、李子等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看到了从职场回归农场、一年帮乡亲们“带货”1200万元的奉节淘宝主播鲁应葱。
从这些“新农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幸福乡村的今天,更是充满希望的明天。